陶瓷行业何时走出价格战泥潭

陶瓷行业何时走出价格战泥潭


来源:中瓷网   文章作者:佚名  点击次数:


 
  国内陶瓷企业的竞争愈演愈烈,产业升级不可避免,但是陶瓷企业之间的价格战也愈演愈烈,各地陶企纷纷陷入价格战泥潭。
 
  一则是国内的消息:在上半年,淄博瓷器企业遭遇市场巨大冲击,一大批新兴陶瓷产区建陶企业生产线不断点火生产,巨大的产能导致销售市场急剧饱和,产能过剩矛盾日益突出。在规模化、低成本运作的情况下,低端市场产品价格不断冲击淄博瓷砖,一直被冠以低价、低成本的的淄博陶企也开始大喊淄博外围产区正在低价“倾销”蚕食其市场,淄博传统优势市场也逐渐沦陷,淄博陶瓷正在饱受“低价”之苦。另一则是国外的消息:商务部网站公布消息称,“近日,欧委会照会我驻欧盟使团经商参处,称已收到欧盟产业针对中国进口瓷砖启动反倾销调查的申诉。根据惯例,欧方可能于近期对我产品正式立案。”涉案陶瓷海关税号为6907和6908项下的产品。这意味着,继印度、泰国对华陶瓷反倾销之后,又一次反倾销的巨浪向中国陶企奔袭而来,出口市场总额超过2亿美金的最大外销市场也面临反倾销厄运。而更值得玩味的是,中国陶瓷行业目前面临的“内忧外患”其罪魁祸首都是“价格”。
 
  在国内,虽然随着企业及消费者品牌意识的提高,广大陶企都不愿意看到价格战,对于少数低价、低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者,行业人士也是抱着一种鄙夷、抵制的态度,希望营造一个公平、规范的经营环境。不过由于国内相当一批企业仍处于转型中,并没有实现品牌化、规范化发展,企业市场运营缺乏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礼品定制的接单,价格成为它们唯一的“利器”;在国外,由于市场起步晚,民族品牌虽在国内拥有强势地位,但国际市场销售还只是停留在简单的贸易、接单、生产阶段,很多企业甚至出口权都依赖于进出口贸易公司,产品定价、市场销售都受制于人,对于海外市场并没有话语权,欧盟市场更是如此,因此低价就成为企业外销的制胜法宝。
 
  纵观中国建陶产业发展史,无论从设备、技术、人才上看,还是从产品、管理、经营理念上看,都经历了最初的境外引进、早期国内模仿、改良以及吸收和创新的过程。但在瓷器市场经营模式的竞争层次上,国内企业因为历史和客观环境等因素制约,一直处于围绕“价格”为核心的产品层面,而以现代化管理、品牌理念、资本控股等更高层次的运营模式甚少有实践者,绝大多数国内陶企在这些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差距甚大。
 
  近年来,关于中国陶瓷产业升级的呼声不断,广大企业也不断进行品牌转型,在这一轮变革中,其最核心内容就是摆脱依靠廉价劳动力、大量消耗原材料为主的低价经营模式,并转变为以品牌、服务进行增值的运营方式,从而整体提升产业竞争力。很显然,随着各地新生产线的上马开工和产能的急剧扩张,面对高度饱和及巨大库存压力,价格战也势必愈演愈烈,传统经营模式若不升级,无序的恶性竞争必然加剧,产业转型也就无从谈起。

·上一篇文章:陶瓷生产企业销售渠道中的三大问题
·下一篇文章:中国画移植到瓷器上 罗广军瓷板画代珍藏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