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艺术瓷产业评估

景德镇艺术瓷产业评估


来源:中瓷网   文章作者:佚名  点击次数:


瓷器,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社会的第五大发明。瓷器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人类走向文明的历史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中国名瓷网为您呈现千年瓷都景德镇艺术陶瓷产业评估。
  
  据考古学家和陶瓷科技史学者多方考证,瓷器在中国的发明,始于东汉晚期,距今约一千八百多年。虽然在夏商时代中国早就有了“原始瓷”的出现,但那是处于陶器向瓷器演化初始阶段的制品,远未达到到瓷器的品质,与近代标准意义上的瓷器有着明显的区别。国内外考古学家和陶瓷科技史专家较为普遍和流行的观点是,陶器向瓷器的过渡,直到东汉时期才大功告成。中华民族在瓷器制造上的技术和陶瓷艺术上的成就,从宋元时代起随着古代中国海上航行业的发达,开始传播到世界各国,其中,以“景德镇制”为杰出代表的中国瓷器,随着欧洲各国的船队络绎不绝来到广州、福州和泉州,遂飘洋过海流传到世界各大洲主要国家和许多并不知名的角落,从而,深刻地影响了世界陶瓷文化乃至人类文明的发展,为我国赢得“瓷器之国”的盛誉。
  
  一历史上的景德镇:独占着向世界各地供给瓷器的荣誉
  
  自从瓷器被中华民族带到人间,其日用瓷器皿不仅极大地提升了人类的生活质量,而且,由各种造型的花瓶、雕塑和瓷板构成的艺术瓷,更是把人类的审美情趣提高升到了一种臻于极致的境界。在中国的上流社会,自古就有“无瓷不雅”的风尚流传于华夏精英阶层。即使是站在西方人的立场上看待瓷器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中华民族所独创的瓷文化,其深远的影响与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更是相得益彰。那是因为,被瓷器所承载的人类文明,比纸张所记载的信息,会流传的更加久远。
  
  众所周知,中国的英文国名(China)在英语中和瓷器(china)同名,其区别只不过是第一个字母的大小写而已。由此可见,中国作为“瓷器之国”蜚声全球,一直为世界各国所一致公认。据国内外文化学者研究证实,中国的英文国名,是来自于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瓷器产地——景德镇的前身“昌南”方言的音译。史载,景德镇在公元1004年由北宋真宗皇帝赵恒将自己的年号“景德”恩赐作镇名之前,一直名叫“昌南”。
  
  据中国正史记载,自1278年元朝皇帝忽必烈在景德镇设置官窑“浮梁磁局”为朝廷制造瓷器之日起,景德镇历代中国朝廷用瓷供应者的地位,一直为举世所公认。不仅欧洲、日本和韩国的瓷器制造技术均来自于瓷都景德镇,而且世界各国的制瓷原料“高岭土”原产地,也是以景德镇远郊高岭山而命名。这一史实,历来得到全世界科学技术界充分肯定。如,18世纪初前来中国传教,一直呆在景德镇的法国传教士昂特雷科莱(中文名为殷弘绪),在其所写的历史性专著《景德镇陶瓷见闻录》中,曾这样写道:“事实上,其他省,如福建、广东等地也制作瓷器。但是,即使是外国人也绝不会把它们同景德镇的瓷器加以混淆。”在那个时代,“景德镇独占着向世界各地供给瓷器的荣誉。”
  
  即使到了现代,那些欧美和日韩的陶瓷业界的精英人士来到瓷都景德镇,也大都抱着朝圣的心态,保持着真诚的谦恭,其身影出现在景德镇周边的高岭、湖田、古窑和城市中心的御窑厂时,无不态度虔诚,神情肃然。
  
  虽然近代以来,景德镇作为世界瓷器最大集产地的位置,因为现代陶瓷制造技术的革命性进步来自西方发达国家,而在日用陶瓷器皿的制造上被超越,但是,景德镇作为世界艺术陶瓷制造中心的地位,依然难以被世界上任何一个产瓷区所撼动。近年,国内一些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都很浅薄的陶瓷产区,仗着日用陶瓷和建筑陶瓷产量快速增长所创造的GDP远超景德镇,就夜郎自大地把自己那一片堆砌着碗盘杯碟和陶瓷砖瓦与抽水马桶的地方叫做当代瓷都。殊不知,凝聚在瓷器之中最迷人的中国文化优质元素,远不是仅仅用金钱和用来吃喝的餐具及建筑陶瓷与卫生陶瓷可以堆砌和丈量的。如果我们具有最起码的历史常识,也去过世界各大博物馆见识过历代从景德镇流传出去的瓷器,都应该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当今世界,只有瓷都景德镇,才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把中华民族千余年的历史和传奇、文化与秉性,高度而又深刻地浓缩在她出产的历代瓷器之中。
  
  一言以蔽之,景德镇,它作为世界瓷都,是凭借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和博大精深的瓷文化支撑起来的,她在世界陶瓷业界中迄今仍居于无人可以取代的世界瓷都的历史地位,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文化常识和历史常识。
  
  二景德镇艺术陶瓷产业现状:历史新契机该如何把握?
  
  如今,只要你翻开中国的报刊杂纸,各种古代景德镇陶瓷收藏专版令人眼花缭乱;只要你打开任何一台电视机,无论是看CCTV还是看各个地方的电视台,其谈论景德镇历代精品陶瓷收藏的节目则五花八门;至于世界各地的拍卖行,其拍卖的景德镇古代陶瓷特别是所谓景德镇历代官窑陶瓷,则年年都在刷新拍卖价格的历史纪录。像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瓷罐、巴掌大的清中叶《乾隆御制珐琅彩双耳瓶》,居然分别拍出过高达1568.8万英镑(约2.45亿元人民币)和1.15亿港元的天价。如果你稍微留意,现在无论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偏僻的小镇,就连那些活动在街头巷尾闲谈的老头和卖茶叶蛋的老太太们,也都在谈论着景德镇古代陶瓷收藏品的行情。他们往往会因为熟人家中一件古代景德镇陶瓷卖了个好价钱,或谁家新近收藏了一件当代景德镇陶瓷艺术家的精美作品而惊叹不已。凡此种种现象,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以景德镇古代和近现代精品陶瓷为目标的收藏热,不仅已经成了中国新富阶层竞相追逐的游戏,而且,也不知不觉地开始渗透到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来了。
  
  与景德镇历代精品陶瓷收藏热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中国各地的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火爆。据不完全统计,仅2006年一年,在中国国内,就有105家拍卖公司参与了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共举行拍卖专场689次,拍品总成交额近150亿元人民币,比2003年拍卖总成交额25亿元人民币翻了6倍。据有关专家最保守估计,仅中国国内的拍卖市场,从2006年起,每年仅仅因文物和艺术品鉴定与咨询所发生的相关费用,就不下20亿元人民币,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不低于20%的速度增长。而在所有拍品中,景德镇历代的艺术陶瓷,无疑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中国民间的艺术陶瓷收藏潮流热浪翻滚,毫无疑问给景德镇这个陶瓷艺术之都带来了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千载难逢的盛世良机。面对这一新的历史契机,景德镇艺术陶瓷业界究竟是如何把握的呢?
  
  北京故宫博物院陶瓷专家叶佩兰女士曾经从专业的角度指出了景德镇艺术陶瓷发展前景所面临的困扰和挑战。她说:“中国是发明瓷器的国家,瓷器应说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历史上,中国瓷器制造业在国际上曾数百年间首屈一指。可是再看现在,中国瓷器制造水平已赶不上国际一流水平,据说被排在了第6位,德国、日本等国家制造的高档瓷器,在质量、纹样和造型等方面都已超过了我们。我研究瓷器50年,中国瓷器在创新上有多大发展?我不清楚。可是近些年我却看到了大量制造得很粗糙的仿古瓷充斥市场。我知道制造那些仿品很赚钱,问题是那得浪费国家多少资源啊!且不说资金和科研方面的资源,就连原材料、生产瓷器的好瓷土,咱们本来就已很少,例如早在明代末期时麻仓土就已不多了,如今景德镇已在用外地的高岭土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只顾赚钱,大量地制造仿品,供骗子们以假充真,坑害群众,而技术上多少年来却没有什么创新,甚至落在外国人后面,这都对不起祖先啊。”
  
  叶女士对中国陶瓷现状的忧虑,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也就是对瓷都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前景的忧虑。
  
  

|<< << < 1 2 3 > >> >>|

·上一篇文章:创意产业怎样融入陶瓷行业
·下一篇文章:杨晓阳:从高端思考民族文化艺术走向